四个月,终于看完了钱老的国史大纲,简单讲几点感想。


1.政治体制、政治制度的演变是漫长而又缓慢的。


夏商周封建社会到秦并六国,进入帝制社会,经过了大约两千年。从秦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,又经历了两千年。除了两次是巨变,其他的改朝换代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变化。两千年封建社会,无非是实力强的封国取代天子。两千年帝制社会,无非是君权与相权之争,中央与地方之争,最终走向越来越集权、越来越高处不胜寒的局面。


2.真正推动社会演变的是科学技术。


在科学技术面前,其他一些因素也许都不值一提。


虽然我们总说现在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,但纵观历史,这已是最扁平化的社会。秦以前,占统治地位的是贵族。秦末群雄并起,旧贵族也仍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。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平民建立汉朝,汉武帝“独尊儒术”,从此士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,并成为帝制社会最重要的群体,也创造了中国独有的士大夫精神。但两汉士族,大部还是出身名门,所谓“黄金满籯,不如遗子一经”,当时的知识都写在竹简上,寒门哪有经济实力养出一个读书人呢?等到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,想必会好一些,但此时还没有印刷术,只能笔录,所以,寒门的大规模崛起也无可能。士族累世诗书传家,政治经济实力越来越稳固,成为所谓门阀。从光武中兴、汉末乱世到魏晋时期,士族门阀都是政权的绝对倚靠。直到南北朝以至中唐以后,士族才一步步走向没落,寒门兴起。和科举有一定的关系,但也许和唐朝雕版印刷术发明的关系更大吧。宋朝发明活字印刷术后就更不必说了,从此不再有世家大族,只剩穷酸书生了(bushi)。再到当今社会,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,不同阶级的信息隔阂其实越来越少,人与人之间是更平等的。(当然这些信息的价值如何,另当别论。)任何人都有机会成功。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后,相信这种平等会进一步提高。


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此书让我坚定地相信,越来越平民化的社会是历史必然。


再说我中华泱泱大国,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都是优等生的角色。直到清朝中叶,欧洲发生工业革命,几千年的文明也挡不住人家的硬核科技啊。


所以,

3.开放和学习的心态很重要。


一百多年前,中国因为盲目自大而落后挨打。改革开放以后,中国迅速崛起。开放很重要,以彼之长补己之短,只有睁眼看世界,才能有尊严地立于世间。对国家,对个人,都是如此。


冷兵器时代,可借崇山峻岭大江大河以为屏障,现在,一颗原子弹可以把一座城夷为平地。以往的军事要地早已被人遗忘,徒留古迹供后人凭吊,大多连古迹也是造的。中原地区衰落已有千年,历代古都也多不复昔日辉煌。


天若有情天亦老,人间正道是沧桑。此句绝妙。

评论(2)
热度(12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 haixiaoben/Powered by LOFTER